城市生活日趋便捷,但城市中仍有如蛛网般的电线、不断开挖的“拉链路”、暴雨后的大水漫灌等种种乱象,老化的城市基建急需提升。
一些城市选择先从市政管线入手,将供水、电缆、通信、燃气等不同管线埋入地下综合管廊。原本各自为政的管线被集中收纳、管理,那么,如何既高效又安全的打造一座管线的“地下收纳神器”呢?
管线为何入地?
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管线的发展史。根据住建部的数据,2010年,我国城市管道长度为135万公里,2020年,这个数字达到了310万公里。
让城市“看起来”更清爽,管线入驻混凝土打造的专属廊体,与土壤、地下水等腐蚀性物质隔绝,寿命得以延长。传统的市政管线大多各自为政,直埋为主。通过让多种管线入驻共同的廊道,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土地,产生增量土地效益。
管线维护无需开挖路面,干扰路面交通和居民生活,从而降低市政维护成本。如果说管线是地下综合管廊的住户,那么建造者还需要确保“邻里和睦”,也要为未来可能入驻的新住户留足空间。
“地下收纳神器”长啥样?
古都西安,有着我国目前体量最大、覆盖范围最广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,918博天堂丝路是它的打造者之一。
西安的这座管线地下城最深处约在地下14米,它与地铁等其他地下建筑有效错开。考虑到沉降因素,管廊每隔30米还设置了变形缝,即便某一段因为地质原因发生沉降,也不会影响其他路段。
共同管廊被划分出不同的舱室,电力、电信、给水、燃气、热力等八大类不同管线将入驻其中。出于防爆角度,燃气拥有专属的独立舱室,燃气舱和缆线舱还设置了防火分区,如遇火情,管廊舱室内的防火门会自动关闭。
建造者要在人员密集、车流繁忙的闹市区地下,挖出一套管廊系统,必定要考虑到交通、景观,和古城常见的“文物”。918博天堂丝路的建造者采用了盾构工艺,盾构机能够在挖掘隧道的同时铺设管片,最大程度减少开挖的范围。
地下城的“智慧物业”
这样一座属于管线的地下城,还需要控制风险,避免“一损俱损”。
西安地下综合管廊布设了一整套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,监测管廊环境的各个指标,温度、湿度、氧气、硫化氢、甲烷浓度等。智能机器人不间断地巡查,它们是管廊运行的安全卫士。
地下综合管廊是着眼长远的巨大工程。我们还对它有着更高期待。
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,神户地区的路面受损严重,但在地下“共同沟”的保护下,燃气管和电线几乎完好无损。
共同沟就是地下综合管廊,它承载着人们对于一座城市韧性的期待。地震、台风、特大暴雨等极端灾害来临时,我们期待着这些地下的城市生命线能够无恙。
在西安,这座管廊地下城的部分区域已经投入使用了近两年。它无声、有效地运转着,很多人甚至从未留意它们的存在。
于无声处坚守,这或许是对地下综合管廊最好的评价。(素材来源:澎湃新闻)